新闻动态
热点资讯
- 育碧前三季度收入同比暴降31% 《AC影》预购表现喜人
- 米哈游《崩坏: 星穹铁道》联动 Fate UBW: 7月11日上线
- 纪录片《二十四节气》合集(共24集)
- 火箭队18人阵容现状: 2人缺阵, 边缘4人下放毒蛇队, 引援暂时无望
- 楚江新材披露总额5400万元的对外担保,被担保方为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
- 电影《准备战斗》筹拍 将再现黄继光成长之路
- 2024年12月11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当归片(片型大点、股子少的)价格行情
- 中交三航作为被告/被上诉人的1起涉及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的诉讼将于2025年5月14日开庭
- 当“智慧”全面融入养老,银发经济万亿市场将如何塑造?
- 如果有一天,你发现自己高敏感,请站出来抱住自己,你就赢了
-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0:40 点击次数:84
图片
你是不是经常会这样:
别人随口一句话,你能琢磨一整天,甚至想象出很多“潜台词”;
别人没回你消息,你就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;
别人情绪不对,你比他们还焦虑,甚至不自觉地去承担“照顾他人情绪”的责任。
你渴望被理解,但又常常觉得“没人真正懂你”;你努力在人群中维持和谐,却在独处时身心俱疲;
你像是“带着天线”生活的人,捕捉着各种情绪变化、能量流动,甚至不知不觉地扛起了不属于你的负担。
如果你有过这些感受,很可能你是一个“高敏感者”。
这是你的错吗?不是。这是你的天赋,也可能是你的“劫”。
但我要告诉你一句很重要的话——如果有一天,你发现自己高敏感,记住,要做自己足够真实又真诚的“父母”,站出来抱住自己,你就赢了。
图片
一、什么是“高敏感”?你不是“想太多”,你是真的更容易受伤高敏感者(Highly Sensitive Person, 简称 HSP),是心理学家伊莱恩·阿伦博士提出的概念。
她指出,高敏感并非心理疾病,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经系统特质,大约占总人口的15%-20%。高敏感的人更容易对外界刺激产生强烈反应,情绪波动更明显,也更容易共情他人。
高敏感的四大特征(D.O.E.S):
D(Depth of processing)处理信息深度:你不会“听过就算”,而是会深入思考一件小事的来龙去脉,甚至反复咀嚼,难以放下。
O(Overstimulation)过度刺激:你很容易感到“太多了”,比如长时间社交后筋疲力尽,噪音、人多、灯光强烈等环境都会让你感到崩溃。
E(Emotional reactivity & Empathy)情绪反应强烈与共情力强:你不仅情绪细腻,而且特别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所感染,甚至替别人担心、难过。
S(Sensitivity to subtleties)对细节高度敏感:别人没注意到的表情变化、语气转折、气氛细微变化,你全都感知到了。
这些特质,看起来是“脆弱”,但其实,它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深度感知力。你比别人更容易看见事物背后的情绪、关系结构与微妙之处。这是宝贵的礼物。
但问题是:当你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情绪支持和理解,这份礼物就成了负担。
图片
二、你为什么总在自责?因为你没有学会“接住”自己高敏感的人,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成长经历:小时候不被看懂、不被允许“多想”。
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评价:
“你太敏感了,别人随便说说你也当真?”
“哪有你想的那么复杂?”
“别玻璃心、别小题大做。”
于是,你开始觉得自己有问题,强迫自己“变得迟钝一点”。你一边压抑真实的感受,一边努力取悦他人,想成为那个“不会给人添麻烦”的人。
你试图通过“成熟、懂事、温柔”来维持关系和谐,可你越来越累,越来越不快乐。
这就是“情绪内疚”的循环:
你感受到情绪 → 你觉得这种情绪“不该有” → 你开始压抑 → 你对自己失望 → 更加否定自己。
根源在于,你太早学会了照顾别人,却没有人教你如何照顾自己。
图片
三、你需要的不是“改变自己”,而是“成为自己情绪的容器”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“自我抱持”。
意思是:当你内心的“小孩”感到委屈、恐惧、不被理解时,你内在的“父母”要站出来,抱住自己,而不是继续指责、忽视、要求自己“赶快坚强”。
你要做的不是改变高敏感,而是成为那个“足够真诚又真实”的自己,像一个好父母一样,理解、接纳、支持自己。
那么,如何开始“做自己情绪的父母”?
图片
四、四步疗愈指南:从敏感受害者到自我拥抱者第一步:停止评判,允许自己敏感
告诉自己一句话:“我的情绪没有错。”
当你开始允许自己“就是会感受得多一点”,你会突然发现,原来情绪是流动的,它来,也会走。你只是对生活有更多感受,而不是有病,也不是软弱。
你只是人类中少数那个“天线接收更广”的人。
你可以写下:
今天我感受到了什么?
哪些触发点让我不舒服?
我想对自己说一句什么话?
接纳不是认命,而是允许自己如实地“存在”。
第二步:区分“我的”情绪和“别人的”情绪
高敏感者最大的困扰之一,是“情绪混淆”。别人生气,你也跟着愧疚;别人冷漠,你开始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。
要记住一句话:“共情不是代偿。”
你可以理解他人的情绪,但你不需要负责他们的情绪。学会使用一个心理边界的技巧:
“这是他的感受,不是我的错。”“我感受到他的情绪了,但我不需要为此自责。”
把“心理皮肤”练厚一点,不代表你不再温柔,而是你开始区分:什么是我应该背的,什么是我可以放下的。
第三步:建立自己的节奏感和“能量管理”
高敏感者最大的需求不是“安慰”,而是**“安静”和“空间”**。
你需要给自己定期的“安静时间”:关掉手机、不社交、不回应别人的情绪,只做让自己舒服的事——泡个澡、听首音乐、写点东西、冥想、去散步。
这不是自私,这是你自我调频的方式。
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:
每天给自己20分钟的“独处时间”
学会用“我需要一点空间”来回应别人的期待
给自己设计“情绪修复清单”:音乐、香薰、书籍、安静角落
你不是脆弱,你是需要更精细维护的“情绪系统”。维护情绪,不是浪费时间,而是修复能量。
第四步:用真诚与真实面对世界,而不是“压抑与讨好”
很多高敏感者在人际关系里“假装不在意”,明明很受伤,却笑着说“没事”;
明明很在乎,却装出一副“我无所谓”的样子。因为你害怕太“真实”会让人觉得你“难搞”。
但你要明白:你的敏感,其实是你最吸引人的地方。
敏感的人,更善良、更细腻、更有创造力。你不是必须要把自己装成“钢铁人”,你可以用温柔的方式,真实地表达你自己。
比如这样说:
“我知道你没恶意,但刚才那句话我有点难受。”
“我不是不想帮你,但我现在的状态不允许。”
“我其实挺在意这件事的,不太想装作没事。”
真实不是脆弱,而是真诚。**而真诚,是能带来真正连接的钥匙。
图片
五、梅娘说:你一旦开始接住自己,就再也不会被这个世界推倒如果你发现自己是高敏感的人,请你记住:
你不是多余的,也不是不合群的。
你只是比别人多感受了一点、想多了一点、在乎深了一点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为全世界背负情绪的垃圾,也不意味着你要用“讨好”换“理解”。
真正的成长,不是变得冷漠,而是在保留敏感的同时,拥有保护自己的力量。
而这份力量,就藏在你愿意“做自己足够真诚又真实的父母”那一刻起。
你开始不再要求完美,而是允许自己出错;
你开始不再压抑情绪,而是温柔地接住它;
你开始不再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,而是慢慢成为那个自己喜欢的人。
这时,你就赢了。
你终于,不再是那个在人间小心翼翼的孩子。
你成了,那个给自己撑伞的大人。
写给所有高敏感的你:
你太值得被温柔以待了,而这个温柔,就从你自己温柔地对待自己开始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